中国曾有不少的品牌王座夺位与被夺位历史,黄酒隔壁的白酒就曾出现过数次,而这一次,黄酒也难。
会稽山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破局。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码这个传统品牌怎么来实现华丽转身。
2022年底,中建信控股入主会稽山,这场资本易主被业界视为会稽山命运的转折点。民营资本的注入,不仅仅带来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套完全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中建信掌舵人方朝阳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组织重构。打破国企僵化层级,建立“会稽山、兰亭、全国化”三大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独立运营、自负盈亏。这种架构让会稽山实现了“大象跳舞”,既有规模优势,又保持小团队的灵活性。
更关键的是人才机制的变革。中建信入主后,会稽山销售人员从2022年的200人猛增至2024年的608人,增幅超过200%。这些新血液大多来自白酒、啤酒、快消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营销理念和方法论。高激励的考核机制让会稽山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狼性文化。
民营机制的真正威力体现在决策效率上。当古越龙山还在为“既要保增长、又要稳价格、还要顾渠道”而纠结时,会稽山已经快速推进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2023年7月推出气泡黄酒,从概念提出到上市仅用3个月,这种速度是传统国企很难来想象的。
资本层面的长期主义为会稽山提供了战略定力。中建信承诺“5年内不变更控制股权的人和实控人”,这种长期持股的承诺让会稽山能够专注长期战略,而不是追求短期业绩。2023-2024年,会稽山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2亿元,销售费用6.5亿元,这种投入力度在普遍追求短期利润的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
会稽山产品战略最精妙之处在于,它没选单一突围路径,而是构建了“高端化+年轻化”双轮驱动模型,这既避免了资源分散,又实现了协同效应。
“兰亭系列”的推出堪称会稽山高端化战略的点睛之笔。这款定价3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不单单是一个新产品,更是会稽山重新定义黄酒价值的战略武器。
兰亭的成功首先源于其独特的价值定位。有别于传统黄酒的“老、土、低“认知,兰亭打出“中国高端黄酒领导者”的旗帜,通过“五大限定”(原料、工艺、大师、储藏、年份)构建稀缺性。更重要的是,兰亭精准切入高端宴请场景,提出“高雅宴请喝兰亭”的定位,直接对标白酒的商务宴请市场。
产品设计上,兰亭完全跳出了黄酒的传统框架。瓶身采用现代极简设计,口感上创新推出低糖、低脂版本,解决传统黄酒“甜腻”的痛点。这种“形神兼备”的创新,让兰亭在高端市场一炮而红:2024年兰亭系列销售破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毛利率高达61.57%。
更深远的是,兰亭的成功为整个会稽山品牌实现价值赋能。当中高端产品占比从2022年的58%提升至2024年的66%,会稽山的品牌形象自然从“大众黄酒”升级为“品质黄酒”,这种品牌势能的提升是任何广告投入都没办法实现的。
如果说兰亭是“向上突破”,那么气泡黄酒就是“向下渗透”。会稽山深刻理解到,要打破黄酒的品类困境,必须吸引年轻消费者,而传统黄酒的口感、度数、饮用方式都与年轻人格格不入。
这种全方位的创新让气泡黄酒成功破圈,2025年“618”期间单品类销售突破5000万!同比增长400%!抖音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超70%。
更重要的是,会稽山为气泡黄酒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营销打法。线上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做种草,线下通过酒馆、便利店等渠道渗透,形成线年气泡黄酒开始从线上走向线下,开启全国化招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会稽山正在将爆款产品转化为持续增长的动力。
“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之间二选一,而是构建了线上线下深层次地融合的全渠道体系。
2024年线亿元,同比增长89.7%,占总营收比例从2023年的14%提升至18.5%,2025年的数据暂未统计,但有618的5000万打底,肯定会更加惊人!这种增长不是简单的电商铺货,而是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营销体系。
内容+流量”双轮驱动。在内容端,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产品饮用场景,突出“气泡黄酒不胀肚”、“低度轻饮”等卖点;在流量端,精准投放抖音等信息流广告,实现高效转化。
线上渠道的价值不仅在于销售增量,更重要的是为会稽山提供了宝贵的用户洞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反馈,会稽山能快速了解消费者偏好,指导产品创新和经营销售的策略调整。这种
数据飞轮”效应是会稽山能够持续推出爆款产品的关键。· 线下深耕:直分销模式的价值重构
“直分销”混合模式,既保持渠道覆盖面,又增强终端控制力。在核心的江浙沪市场,会稽山通过
联盟体模式”实现渠道深耕。选择优质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统一价格体系,共享增长收益。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经销模式下价格混乱、渠道动力不足的痛点。对于全国化拓展,会稽山采取
“一地一策”的灵活策略。在山东、福建等有一定基础的市场,通过大商模式快速铺货;在新兴市场,则通过直营模式先行试点,成熟后再交由经销商运营。这种渐进式拓展策略,既控制了风险,又保证了拓展质量。
“兰亭品鉴馆”的布局。通过高端品鉴场所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创造了沉浸式消费体验。消费的人在品鉴馆不仅买产品,更体验黄酒文化,这种体验营销极大地提升了品牌黏性和复购率。
场景化、内容化、社交化”三个关键词概括,这套组合拳成功打破了黄酒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代际隔阂。· 场景化营销:重新定义黄酒饮用场合
消费场景单一”。传统黄酒被局限在“烹饪料酒”、“冬季热饮”等狭窄场景,缺乏普适性的社交饮用场合。为此,会稽山针对不一样产品线设计了差异化的场景定位。兰亭系列主打
高雅宴请”、“商务礼赠”场景,通过高端品鉴会、商业活动等形式渗透;气泡黄酒定位“朋友小聚”、“户外露营”、“宅家放松”等轻松场合,通过社会化媒体内容做场景教育。
我的产品好”,而是告诉消费者“在什么场合下消费我的产品”。当消费的人在特定场景下反复接触产品信息,自然会在类似场合下产生购买冲动。·
民间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黄酒拥有2500年历史底蕴,但如果简单复古,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如果完全抛弃传统,又会丧失品类特色。会稽山的解决方案是: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
“一日一熏”相关笔记超4万篇,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破亿。年轻人不仅买产品,更自发创作内容,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 社交化传播:
KOL+KOC组合拳会稽山的社交传播采用金字塔式结构:顶部通过吴彦祖等明星代言提升品牌知名度;中部与白冰等头部达人合作实现流量转化;底部鼓励普通用户分享创造口碑效应。
。2024年“618”期间,会稽山通过这套组合拳实现了超过2500万元的销售业绩。更重要的是,会稽山将
社交传播”与“产品创新”形成闭环。通过社会化媒体收集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产品。比如气泡黄酒最初只有原味,按照每个用户需求陆续推出荔枝、柠檬等新口味;包装也从最初的瓶装增加易拉罐装,满足多种场景需求。
“产品-渠道-品牌”的三位一体布局,会稽山正在慢慢地打破黄酒品类的区域局限。
2024年浙江市场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19.29%,证明其在核心市场的掌控力慢慢地加强;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瞄准全国重点城市,通过“兰亭品鉴馆”等形式进行高端渗透。这种梯度策略的优点是风险可控、资源聚焦。不同于一些品牌盲目全国铺货,会稽山选择有条件、有基础的市场重点突破,确保
投入产出比。2024年江浙沪以外市场收入增长13.46%,虽然绝对值不大,但增长质量较高。· 文化赋能战略:绍兴黄酒到中国黄酒
全国化最难突破的是认知壁垒。在江浙沪以外市场,花了钱的人黄酒的认知往往停留在“绍兴特产”层面,如何让黄酒从区域特产升级为全国性酒饮,是会稽山面临的核心挑战。
文化赋能+品质升级”双管齐下。一方面挖掘黄酒作为中国独有酒种的文化价值,突出其健康属性、历史底蕴;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提升品质感,打破“低端料酒”的刻板印象。这种战略在高端市场效果非常明显。兰亭系列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端餐饮渠道获得认可,证明黄酒可完全突破区域限制,成为全国性的高端酒饮。重点是找到正确的价值定位和沟通方式。
会稽山在全国化过程中特别注重新兴渠道的开拓。除了传统的商超、餐饮渠道,重点布局酒馆、精品超市等新兴业态,这些渠道更贴近年轻消费者,也更加容易接受创新产品。
Costco、胖东来等新零售渠道合作,不仅带来销售增量,更重要的是获得高端客群的认可。这些渠道的消费者往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他们的认可会产生示范效应,带动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会稽山三年来的逆袭,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整个黄酒品类的突破。通过
高端化”、“年轻化”、“全国化”三箭齐发,会稽山为黄酒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但会稽山的野心
不止于此。从近期动作看,会稽山正在从品类的破局者向行业的定义者进化。参与制定《高端黄酒分级及评分标准》,推出“鲜黄酒“新品类,这些举措显示会稽山试图重构黄酒行业的价值标准和竞争规则。未来的会稽山面临两个关键挑战:
。但无论如何,会稽山已经证明,传统品类通过正确的战略和创新执行,可完全焕发新的生机。黄酒行业正处在历史性转折点。消费升级、国潮兴起、健康饮酒趋势,都为黄酒突破提供有利环境。会稽山如果能持续深化战略执行,有望不仅成为黄酒行业的新领导者,更可能改写中国酒业的竞争格局。